鍋爐缺水預防措施
一、鍋爐缺水現(xiàn)象及原因
1.水位表中看不見水位,而且玻璃板或云母水位計內呈白色;高低水位警報器報警;雖然有水位,但水位不動,形成假水位;有過熱器的鍋爐,過熱水溫急劇上升;蒸汽流量大于給水流量(水冷壁管、對流管或省煤器管破裂時則相反);嚴重時,可以聞到焦味。
2.缺水原因
管理松懈,思想麻痹,責任心不強,一時無人監(jiān)視水位;無司爐證人員操作或一時無人監(jiān)視水位;司爐疲勞;給水水壓低、給水管道破裂或軟水箱缺水;給水泵自動調整器失靈、出口閥關閉或給水閥呆滯、卡住;排污方法不當,時間過長或排污閥關不嚴、忘記關閉;長期不沖洗水位表,水位表顯示模糊不清或虛假水位,水位表有堵塞、漏水;蒸汽流量表或給水流量表指示不正確,導致運行人員誤判斷、誤操作;給水入口閥閘板腐蝕脫落而關閉;缺水保護裝置年久失修;省煤器泄漏。
二、防止鍋爐缺水的主要措施
1.管理運行方面
(1)鍋爐運行人員應該建立分工明確的崗位責任制,嚴格勞動紀律。在鍋爐運行中,至少應有一名主司爐專門負責監(jiān)視鍋爐的水位、汽壓等主要參數(shù),不得擅自離崗,以免出現(xiàn)鍋爐水位無人監(jiān)控的失職現(xiàn)象。巡回檢查工作應由巡檢人員或司爐助手來完成,嚴禁在崗人員打瞌睡或看書報雜志。
(2)運行人員必須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。所有司爐工應該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,經(jīng)過地方質量技術監(jiān)督局嚴格培訓合格,持有相應等級的操作證。單位主管部門應不定期組織他們進行專業(yè)學習、考核或考試,增強他們的操作、處理能力,提高他們的工作責任心,防止誤判斷、誤操作。
(3)堅持做好水位警報器和缺水保護聯(lián)鎖等裝置的投入和定期試驗工作,堅持每月試驗一次。對水位警報器,應每班觀察試驗,確保正常發(fā)光發(fā)聲。
(4)玻璃板或云母水位計必須每班沖洗一次以上,水位顯示模糊時要反復沖洗,同時要確保各種水位計照明良好,便于監(jiān)視。
(5)無論鍋爐大小,其水位計必須用紅油漆作出明顯的高低水位標記。鍋爐運行中,運行水位一般應該盡可能穩(wěn)定在±40mm之間。
(6)鍋爐啟動、運行時,每爐至少應有兩塊水位計同時投運,便于比較,確認即時水位。若其中一塊水位計故障,另外一塊正常,也不宜啟爐。除非確認該水位計和遠傳水位計工作正常,同時,立即修理故障水位計。若一時難以修復,否則必須停運。
(7)運行鍋爐每班必須定期排污一次以上,但時間不能超過30s,一般低負荷時排污為好。排污后的閥門應嚴密關閉。發(fā)現(xiàn)現(xiàn)象一、二次排污閥關閉不嚴時,應該盡快停爐檢修或更換。
(8)水冷壁管、對流管或省煤器管泄漏時,應嚴密監(jiān)視水位,防止鍋爐缺水;給水水壓低或軟水箱缺水,應該啟動增壓泵;給水管道破裂時,應盡快轉移鍋爐負荷,停爐檢修給水管。有條件的單位,對容量>6t/h,熱負荷達80%以上的鍋爐應該裝設自動給水裝置、極低水位遠傳電視等顯示;萬一出現(xiàn)水位高低無法確認,應當暫時停爐。
(9)就地水位計汽水連通閥、放水旋塞應工作正常,防止泄漏、堵塞、誤顯示,若有異常應立即安排修理。
2.維護檢修方面
(1)發(fā)現(xiàn)就地水位計汽水連通閥、放水旋塞泄漏、堵塞,運行人員處理無效時,應通知專業(yè)維修人員迅速處理。
(2)鍋爐缺水保護裝置必須定期維護和校驗。發(fā)現(xiàn)失靈時應由熱工或電工維修人員檢查修復,一時修復不了,應盡快投入備用爐運行。
(3)一般多臺或總容量超過12t/h的鍋爐用戶都應配備專職維修鉗工、焊工和電工。
(4)鍋內結垢對缺水保護裝置的正常工作影響極大,因此,應保障水處理裝置的正常運行和維修,定時化驗水質,定期添加樹脂,保證水質合格。若鍋內結垢普遍≥1mm厚時,應進行酸洗處理。
(5)維修人員應與運行人員加強聯(lián)系,建立健全維修人員巡回檢查工作制,發(fā)現(xiàn)缺陷及時處理,主動配合運行和維護。
3.鍋爐監(jiān)察方面
(1)嚴格定期培訓考試制。地方質量技術監(jiān)督局和鍋爐用戶主管單位應共同加強對取證司爐工的安全技術培訓、考試和考核,不斷提高他們的操作技術水平和思想素質,考試、考核不合格的人員不得發(fā)證和驗證。
(2)嚴格定期檢驗制。各級質量技術監(jiān)督局和鍋爐安全監(jiān)察機構應加大對鍋爐現(xiàn)場的監(jiān)察力度,堅決取締無證單位安裝鍋爐;禁止無缺水保護或缺水保護失靈的鍋爐投用;堅持對缺水保護裝置和水質水垢情況的定期監(jiān)督檢查。明確規(guī)定凡≥2t/h
的鍋爐必須安裝缺水聯(lián)鎖保護,對>2t/h的鍋爐有條件的單位也應安裝,否則不發(fā)鍋爐準用證。
(3)地方鍋爐監(jiān)察部門宜通過鍋爐檢定、維修技術方案的審批來統(tǒng)計年缺水鍋爐臺數(shù),分析事故或故障原因,編輯出版內部安全簡報發(fā)行,指導用戶,督促安全運行